----以《颐和园》一课为例
王凤影
一、 设计背景
每当我们游览或参观了某个地方之后,总想用笔将它记下来。但有些同学却不知道怎样去写,要么像流水账一样去罗列景点名称;要么杂乱无章,要么没有重点。其实写游记和参观记时,只要把自己想象成就是一个小小的“导游”,用自己的笔带领大家游览参观。《颐和园》这一课正是引导学生写好游记的好例子。题目中说的两个法宝就“移步换景”和“有详有略”。
二、教学目标
1、学生理解能在《颐和园》的具体课文中理解“移步换景”和“有详有略”这两种写作方法。
2、在老师的要引导下,结合bet36365体育手机版的校园,试着去应用“移步换景”“有详有略”的写作手法。
三、教学流程
(一)问题导入,引起兴趣
有些同学说最讨厌写景的作文。虽然他去过很多地方,发现很多的美景,但就是不会写,为什么呢?引导学生发现平时自己作文中的不足:杂乱无章,没有重点。
(二)课文为例,掌握方法
以自己的游览、参观的路线为线索,即“移步换景”法,指写作者按着自己游览、参观某名胜古迹等的时空顺序,介绍一系列景点的不同特色。《颐和园》中的下列句子都清晰的说明了自己的游览路线:
进了顾和园的大门,绕过大殿,就来到有名的长廊。
走完长廊,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。
登上万寿山,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,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。
然后再一次学习《颐和园》,作者详细的介绍了长廊、石桥等景物,对于佛香阁、排云殿,小岛等稍作描写;至于大门、大殿等景物一笔带过,不做描写。是啊,颐和园的景物那么多,怎么写得完呢。使学生明白在写景时,要详略得当,切忌毫无选择地记流水账,选取著名的或者自己喜欢的景点详加描写,而比较次要的则一笔带过,这样才能做到点面结合,突出重点。
(三)校园为例,体会应用
在学生理解了“移步换景”和“有详有略”之后,我再趁热打铁。把校园的地图呈献给孩子,让他们试着写一写参观校园的路线。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导游,带领一个不熟悉学校的朋友来参观,先把你要介绍的路线想好。我在出示我写的例子,让学生参考。
一进校门就看到两座被茂盛的树木掩映着的大楼。
沿着这条路继续往前走,挡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主教学楼了。
从教学楼的侧门出来,那一片空旷的场地就是学校的风雨操场了。
站在操场上环顾四周,最高的那栋楼就是我们的综合楼。
让学生体会“移步换景”的用法,对于“有详有略”,则放在课后延伸中,让学生具体的操作,写完之后还要继续讲评,不断的巩固提高。
(四)现场作文,学以致用
有了“移步换景”和“有详有略”这两样法宝,你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当一次小导游了呢?可以选择我们熟悉的校园、公园或者凤凰山为主题,选择一处写一篇游记吧!看看哪一位导游带我们领略了最美的风景。
三、教学反思
(一)细致观察,抓住特点。
罗丹曾说过;世界上并不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一个观察能力很强的人,他的眼睛就好比一架照相机,能把景物的颜色、形态拍下来,印在脑子里,画起画来就会逼真,写起文章来就会活灵活现了。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。什么是观察?怎样观察?所谓观察,就是用眼睛去看。要远:观”近“察”,事事留心,时时注意,并养成一种习惯。观察和感受景物还需要发动各种感觉器官。从不同感觉、有动有静地写景,让人读来身临其境,再写出来,这是最基本的一点。
(二)教会方法,引导运用。
每当我们游览或参观了某个地方之后,总想用笔将它记下来。但有些同学却不知道怎样去写,要么像流水账一样去罗列景点名称;要么杂乱无章,要么没有重点。其实写游记和参观记时,你就是一个小小的“导游”,用你的笔带领大家游览参观。《颐和园》这一课正是引导学生写好游记的好例子。题目中说的两个法宝就“移步换景”和“有详有略”。
(三)表现生活,言之有物。
作文的材料来源于生活,又表现生活。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生活就如泉源,文章犹如溪水,泉源丰盛而不枯竭,溪水自然活泼的流个不停”。以让写生以熟悉的校园、公园和凤凰山为例,练习“移步换景”和“有详有略”,这样能够联系他们的生活,让他有兴趣写,也能写得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