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浏览本网站
  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- 首页 >  教师频道 >  教学札记 > 

    理解内容与体验表达方式同构共生——《慈母情深》教学反思

    来源:bet36365体育手机版     时间:2014/12/3     阅读次数:
     

    陶右群

       片断一:叠出细节的情意

      背直起来了,我的母亲。转过身来了,我的母亲。褪色的口罩上方,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,我的母亲-----

      (生齐读。)

      师:如果这三句话就是三幅画面,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?

      生:看到期我的母亲好不容易直起身来。

      师:请你带着这种感受来读。

      生:朗读。“直”读得很慢。

      生:看到了我的母亲艰难地转过身来。

      师:请你把母亲“转过身来”的动作读好。

      生:朗读。“转”读得很慢。

      生:看到了我的母亲戴着褪色的口罩,吃惊地望着我。

      师:如果你是摄影师,在这个画面里,你会放大哪个镜头?

      生:眼神疲惫的眼睛,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从这双眼睛里可以看到母亲身心疲惫。

      师:听老师读:“背直起来了,我的母亲。”“我”看到了怎样的背直起来了?

      生:弯曲的背、瘦弱的背、瘦骨嶙峋的背。

      师:听老师读:“转过身来了,我的母亲、褪色的口罩上方,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,我的母亲------我看到了怎样的一对眼睛?

      生:疲惫的、无神的、布满血丝的。

      生:瘦弱弯曲的背,疲惫无神的眼睛,我的母亲竟是如此衰老,看到这一幕,我的心会怎么样?

      生:心痛、难受。

      师:读出你感受。

      (生朗读。)

      师:母亲直起背转过身,这是短暂的动作,可在我们的眼前却是如此的漫长,看一看,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?

      生:“我的母亲”出现了三次。

      生:每次都把“我们母亲”放在了句子的后面。

      师:对,这是一组倒装的排比句,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?

      生:突出母亲的衰老。

      生:表现了那一刹那间,“我”的惊讶,“我”没有想到母亲是如此的衰老。

      生:表达了“我”的心痛,“我”在内心深处,一次次告诉自己,那就是“我”的母亲。

      师:是呀,作者用这样的一组句子,三次呼唤“我的母亲”:喊出了我的震惊,喊出了我的愧疚,喊出了我的心痛。

      

      教学反思:这一段是文本最能打动人的地方,作者将内心深处的那种惊讶、心痛、懊悔呼喊了出来,通过母亲的动作、神态,细节刻画了一个辛苦的、衰老的、拼命挣钱的母亲形象。然而,仅仅让学生读完此段“感动”“震撼”是远远不够的。在这里,我的教学思路是“理解内容——体验表达——升华情感”。先是理解这段文字所承载的语言信息,它诉说了什么,然后推敲它是怎样表达的,倒装、排比,这样的方式与常规写法有什么不一样,再体会这样写的妙处,特别是三次呼喊:我的母亲,对于表达感情是叠加的。在学生理解了内容,体验了表达方式后,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,既理解了内容,又陶冶了感情,还体会到这样的表达方式对于渲染情感的作用,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好地体现。

      片断二:读出别样的表达

      母亲说完,立刻又坐了下去,立刻又弯曲了背,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,立刻又陷入了忙碌------

      (生齐读。)

      师:这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?

      生:用了四个“立刻”“又”。

      生:句式相同,是一组排比句。

      师:请同学们自由读。想一想,从这四个“立刻”“又”,你读懂了什么?

      生:母亲工作艰辛。

      生:母亲工作争分夺秒。

      生:母亲马不停蹄地工作,想多挣些钱。

      师:自由读读,你能不能把四个“立刻”,“又”读出不一样的味道?

      (生语速很快地朗读。)

      师:追问: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争分夺秒的母亲,紧张忙碌的母亲,是那么匆忙,母亲啊,你为什么不喘气呢?

      生:因为我想多挣些钱。

      (生语速很慢地朗在的读。)

      师: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辛劳的母亲,母亲啊,你每天这样的辛劳,为什么不叹声苦,喊声累呢?

      生:因为我不想让孩子们过早地随生活的压力。

      (生朗读,最后一个“立刻”分句很慢。)

      师:你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拼着命挣钱的母亲,母亲啊,你为儿女付出了太多太多,值吗?

      生:我从来没有想过“值不值”,把孩子抚养成人是我的责任。

      师:我从来没有想过“值不值”,把孩子抚养成人是我的责任。

      师:多么朴实的话语,多元无私地母爱,多么伟大的母亲!原来母爱的这份深情就藏在这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的艰辛劳作中。再读课题。

     

      教学反思:这一段的教学,理解内容与表达方式是怎样同构共生的呢?先探讨表达方式,因为这段话的语言形式非常明显,排比(四个“立刻”“又”),再让学生品读四个“立刻”“又”,体会母亲工作繁重、辛劳,同时体会到了作者这样写的用意,这是理解环节,既理解了内容,又理解了表达方式,然后再指导学生朗读,读出不一样的味道,这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,也是理解的更高境界。教师的追问,使学生对“慈母情深”的“深”的体会更进一层,感觉更为深刻。

      从教学形式看,以上片段教学融理解、表达、情感熏陶于一体,学生的评议训练活动非常丰富,对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益。

      所以,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将目标定位在“理解”上,这样的教学任务只完成了半,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性,我觉得:理解内容要与体验表达方式同构共生,教学既要得“意”,也要得“言”。




     [意见反馈]访问统计 信箱:bcxx@baoan.gov.cn 欢迎指正

    Copyright 2006 BAJYZX Website.All Rights Reserved
    bet36365体育手机版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:粤ICP备11026717号
     
     
    bet36365体育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