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浏览本网站
  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- 首页 >  教学教研 >  教师培训 > 

    作文教学中的激励机制

    来源:bet36365体育手机版     时间:2014/5/18     阅读次数:
     

    20002001学年度第一学期

      深圳市bet36365体育手机版   邱本芳

      曾经看过一篇报道,讲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,一位老师相当严厉,学生成绩固然很好,但是班上气氛沉闷。另一位老师经常赞美学生,用高分激励学生,结果学生不但成绩好,还面色红润,生动活泼。心理学家分析,第二位老师所用的激励法叫“再加一个苹果机制”。所谓“再加一个苹果”就是把印章刻成苹果样,当学生有一点儿进步时就印个“苹果”激励他,当学生有较大的进步时,就多给他印一个“苹果”。

     同样,在作文教学中引进各种激励机制,也会收到奇效。

        作文教学中一般运用以下几种激励机制。

    一、  高分激励法。学生写作文,是艰辛的脑力劳动,无论他写得怎样,他都经历了心志的苦旅,他的作品,是他心灵的反映。透过作品,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。作为老师,不光是提着红笔当审判官,而应该尊重孩子的劳动,赞赏他的劳动成果。给他以高分鼓励,写得特别好的,给他100分又如何?符合要求,没什么大问题的,95分以上也不为过。最差的给他80分又何妨?不过,写得差的,必须当面辅导。学生看着自己的作文分数这么高,心里那个甜呀,简直穿透心底。这样,他就产生了对作文的愉悦感,写作文时,他心中就有希冀,有盼头。

    二、  旁批激励法。学生的作文,或题目,或开头结尾,或一个词、几个句子相对来说,写得比较精彩,就在旁边批注上赞美之词。例如,命题好的,批上“你的题目真新颖”;开头写得好的,批上“你用XX法开头,真新鲜”;好词、好句批上“这个词用得很好,这个句子很生动”;结尾好的批上“你的结尾很有创意,真棒”。让学生经常在这种饱含激情的赞美声中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,作文教学不就成功了一半了吗?

    三、  符号激励法。告诉学生老师的各种批改符号,特别让学生知道“。。。。”表示好词、佳句。学生的习作,无论多么失败,教师都不可把他批得一无是处,至少给他一些好词佳句的奖赏。让他看到希望,有着憧憬。我经常发现学生打开老师发回的作文本,瞄一眼分数,就开始数有几处“。。。。”这样的符号。可见,老师的点滴赞美,学生都是多么的在乎!

    四、  发表激励法。学生能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,那当然万分荣光,然而这只是少数尖子生才能领略到的。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,就想办法让大家都有机会体验发表的成功。所谓发表,是分层次的,优秀的习作,就推荐给报刊。相对于他自己来说,有进步的,或写得较好的,就让他自己打印几份,然后给全班同学“拜读”。期末时,统计他一学期发表过几篇文章,填在成绩册上,向家长汇报。学生在阅读这些作文时,又鼓励他们用批判的眼光读,有毛病的地方修改过来,并署上自己的姓名(老师要表扬这部分学生),这样学生读时就多了个心眼,学会了修改别人的作文,提高了自己。教师不要担心学生怕麻烦,不愿打印,要知道学生的积极性是相当高的,一拿回作文本,就翻到最后一页,看看有没有“请打印”的字样。我亲眼看见一个学生看到“请打印”的字样后高兴得跳起来,并激动得满脸通红,泪光闪闪,还不住地说:“我终于可以发表了!我终于可以发表了!”可见,他在“拜读”别人的文章时,多么渴望别人也读读自己的文章啊!

    五、  著书激励法。看了《素质教育在美国》之后,方知外国人的教学思想十分开放,敢叫小小的孩子写书。我深受到启发,为什么别人能写,自己的学生就不能写呢?于是,我也尝试让学生写书。一个寒假,给学生两大主题,一个是《过年》,一个是《中国资源》,任选其一,要求学生围绕主题写一组文章,自己设计,自己编辑成一本书。作品交上来,让我惊喜万分。接下来的一个暑假,我先把上次的优秀作品展出来让大家欣赏、学习,然后把暑期著书的要求更具体化。分ABC三级,A5000--8000字,B4000--5000字,C3000--4000字,由学生自愿定级。要求设计精美,项目齐备,文中最好有相关的插图。结果作品收上来一看,发现许多孩子很有创意,设计水平相当高超。原来还以为,小孩子编什么书?其实,不尝试,怎么知道孩子蕴藏着多大的能量呢?通过著书,他们不但提高了各种能力,关键是对作文有着欲罢不能的依恋和成就感。
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     [意见反馈]访问统计 信箱:bcxx@baoan.gov.cn 欢迎指正

    Copyright 2006 BAJYZX Website.All Rights Reserved
    bet36365体育手机版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:粤ICP备11026717号
     
     
    bet36365体育手机版